好久沒有動手做乾燥花圈了~
自從知憬出生後 每天都為兩個小孩忙碌
最頭疼的新生兒的前三個月 天天要哄要抱
加上每四個小時擠奶
時間在尿布奶瓶中流逝
夜裡一上床就昏睡
蒐集的各種乾燥花材閒置已久
看得心癢難耐
小嬰兒的生活作息逐漸穩定
新年假期動手做了幾件乾燥花飾
分享近日的『快樂家事』
@稻梗芒花花圈
去年做的乾燥花圈 部份花材破損掉落
先處理舊件的維修保養
留下『稻梗』與『日本芒草』的結構
原來的『麥稈菊』稀稀落落 只留下堪用的兩朵花苞
鋪上『馴鹿苔』打底
製作乾燥花圈需要動腦構思
另一個好處是野外採集之餘
可以沿路欣賞自然景色
有時會發現很適合乾燥的野草或花穗種子
例如後山的『台灣紫珠』
一串紫色小果實 放在花圈上自然生動
乾燥八個多月的『山防風』 由紫綠色轉成淺褐色
終於在知憬滿七個月後 有時間把它拿出來應用
『酸漿果』也是當時ㄧ起乾燥的花材
@竹米花圈
鄉林間有許多寶
一次漫步中 發現『竹子花』
竹子花像稻穗狀的『竹米』
編成花圈參差有型
再加上棉花、射干籽、倒地鈴與幾片紅葉
兩朵白色『棉花』是在內湖花市買的
其他都是自草地林下撿拾而來
社區頂樓種了一片『倒地鈴』與『射干』
時常上樓看看有沒有成熟的果實
騂與W到附近公園散步
會請騂幫我撿很紅~很紅~的落葉回來
讓她散步途中有些任務 累積的成果隨時可以使用
有次 騂說~
不要只撿紅色的葉子啊! 其他顏色也很漂亮啊!
平時洗澡選衣服時 我們給她的建議
騂依樣畫葫蘆的奉還回來
嗯~ 我也該多多思考材料的各種可能性了!
竹子開花 也表示這叢竹林步入尾聲
是三十年至一百年才會出現的自然生態循環
不過『竹米』的姿態帶有拙趣
有機會再採集一些回來
@野遊花圈
這項花圈 也是去年舊件的結構
去掉稀落的部份 重新設計
懷孕待產時 買了『袋鼠花』
堆放在家裡角落 幾乎遺忘
顏色由鮮艷的紅 轉成咖啡紅褐色系
八個多月的閒置 袋鼠花變得脆弱易碎
利用更為久遠的『繡球花』與採集的『血桐』
構造出花瓣與花蕊
用『馴鹿苔』打底 野趣十足
@黑種兔尾花圈
日本『 Natural Kitchen 』雜貨鋪
來臺開設第一家分店
在那裡買到花圈
編織手藝細膩 這樣的功夫自己做不來
五十元的價格真值得
以黑種草、兔尾草、金杖菊為主要元素
點綴山桐子、卡斯比亞、圓葉尤加利
騂的聖誕禮物上的綠色蝴蝶結 也派上用場
買新鮮『黑種草』時 蒴果帶有淺淺紅色
乾燥大半年至今 轉成黃褐色
紫綠花色的『卡斯比亞』也是如此
乾燥一年多的『圓葉尤加利』
由翠綠轉成灰綠色
多了份質樸
乾燥這麼久 還是有股尤加利葉的特殊芳香
家裡的乾燥花材 任憑自然風乾
多數材料的鮮麗色澤褪去
展現截然不同的風貌
第一次製作乾燥花圈時
多使用乾燥不久 色澤尚艷的花材
當時的色彩配置到了現在
有大幅度的轉變
層次較不明顯
和當初的創作想法迥異
拖延大半年時間才利用的材料
完全風乾後色彩穩定 現在編製時
搭配深淺層次的褐色 展現更為自然的手作狀態
後續製作的『乾燥盆飾』
是讓我又有新想法的小玩意 近期之內再整理分享
@延伸閱讀
1. 痞客幫網誌/Naturally @ 療癒系~手作乾燥花圈
2. 痞客幫網誌/Naturally @ 乾燥花
3. 痞客幫網誌/DIY @ 乾燥花串飾{綠色穀倉}
4. 痞客幫網誌/Naturally @ 療癒系~乾燥花盆飾III
5. 痞客幫網誌/Naturally @ 療癒系~手作野草花圈IV
5. 痞客幫相簿/Naturally @ 手作乾燥花圈II
6. 痞客幫相簿/Naturally @ 手作乾燥花盆飾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