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整理家中乾燥完成的花
三月買的一些春天花材
當時趁花色新鮮
做了一系列以『繡球花』為主題的花飾
最近買些夏季應景的『千日紅』
一口氣完成幾盆乾燥花
清掃角落 用乾燥花更新家中佈置
@春漾繡球麥桿菊乾燥花飾
惦記著沒有成功乾燥繡球花
趁著內湖花市搬新家
認識一下新環境
順便買一些花材
買了繡球花、米香、麥桿菊
就用這三種花材
做一系列的乾燥花小品
綠色的繡球花可以乾燥
搭配紅黃橘的麥桿菊
色彩繽紛春意洋溢
買一份花材
可以製作好幾件小品花飾
試著綁一把花束
加入山防風、兔尾草、卡斯比亞
與少許星辰花
鮮豔的『麥桿菊』是視覺焦點
襯托以粉紅的米香
做完兩件乾燥花飾
花材還有剩
繼續種在閒置的陶盆
去年秋天的『台灣紫珠』也入盆
四季花材能一起使用 也是乾燥花的好處
將『金杖菊』高插 做出高低錯落
以『馴鹿苔』打底
用剩餘的材料
組合四盆『麥桿菊繡球花盆飾』
分享給喜愛乾燥花的友人
文具店買的保麗龍球
裝飾成花球 種在陶盆裡
小小一顆保麗龍球佈置完
分量也不小 頭重腳輕
會有不平衡的問題
買了兩朵『繡球花』
刻意留一朵做居家佈置
過了一段時間 綠色花萼轉成淺黃
與『木玫瑰』重新組合
與繡球花一起購入的木玫瑰 一朵十元
曾在公園看過果實
多年前在苗栗『華陶窯』
買一朵包裝設計過的木玫瑰
要價八十元
哇…… 只要加入設計巧思
身價就不同
木玫瑰 串錢柳 與轉色後的繡球花
比原來的綠色更加雋永耐看
安插淡淡的山防風與千日紅
這件作品百看不膩
好喜歡這份樸質
乾燥花經歷時間風乾
色澤更有味道
@春草乾燥花飾
春天時採的一些野草
囤積好久的材料 一起安排
選了射干籽、台灣紫珠、馴鹿苔
黑色的『射干籽』 成了花圈主角
雖然不是昂貴花材
也有份自然淡雅
去年冬天的『石斑木』
一直掛在西曬的窗台邊
經過半年的日光照射
葉子變成紅褐色
以石斑木為主 搭配『銀柳』花圈
用『唐棉』 棉絮般的籽
安排輕盈柔和的觸覺感受
散步山林 隨手編的『海金沙』花圈
刻意留下綠葉 野地採來的材料
十足的野草花圈
友人送母親的『酸槳果』
媽媽開心的拿回來與我分享
吃完果肉 留下外面的種皮
淺黃色很適合搭配
再放進一些『白花苜蓿』
『落地生根』的花
前一件海金沙花圈
綠色葉子乾燥後褪成褐色
其他野地材料也都失去色澤
重新安排 填滿『台灣紫珠』
風乾後的『南瓜茄』為主角
搭配相思籽、酸槳果、白花苜蓿
橘紅色調 秋天的顏色
紅色緞帶是福利蛋糕的包裝材料
@星辰千日紅花飾
去年夏天此時 在家裡坐月子
沒辦法上花市買七夕應景的圓仔花『千日紅』
等待一年 終於如願
『千日紅』顏色有桃紅、粉紅、大紅、白
價格平實 適合買來做備材
局部修復一年多前的作品
留下『尤加利葉』
千日紅替換掉穗的星辰花
綠色的尤加利葉已呈樸素的黃褐
乾燥花有一定的保存時間
花況不佳之後 只要局部調整
又是嶄新的開始
學習乾燥花圈後的第一件試驗品
原本的麥桿菊都已脫落
放入新的千日紅、黑種草
沒有太多花材
露出原本的葡萄藤蔓
清爽!
上內湖花市 總想把花全部搬回家
家裡空間小 實在沒地方放
不理智的腦袋 還是擋不住誘惑
一口氣買了夏天款的三種繡球花
夏天的繡球花種類繁多
有古典藍、大花瓣款與重瓣
把她們全部收服吧!
這次不做花圈
全部種在盆中 佈置家裡
還來不及等待乾燥
加上新鮮的星辰花、重瓣繡球、山防風、千日紅
兩串野外檢拾的咖啡色種子 姿態就出來了
再試試古典藍的繡球花
藍紫色為主調
金杖菊、千日紅點綴
碩大的『木玫瑰』很適合大尺寸盆飾
容易成為視覺重心
買一年多的『小麥』終於派上用場
安插在盆邊
內湖花市的二樓是資材店
買一款水壺造型花器
綠色重瓣繡球花
與橘色『宮燈』一起佈置
局部鋪置黃色星辰與千日紅
插上兩朵棉花
打上拉菲爾草結
成了日系雜貨風
放在玄關 成為迎賓最佳角色
一口氣把近二十件乾燥花飾整理完畢 這半年
小TOMO正在處於黏TT的無尾熊階段
每次有新的想法 只能趁著假日午夜
從小孩身旁溜下床
夜深人靜在餐桌前獨自奮戰
幾個小時腦力眼力的專注
再上床時 過了睡眠期
腦袋還持續運轉 又輾轉難眠
隔日早起的兩個小孩活力充沛
在床邊吵鬧 身體沒有休息夠
爸比先陪著他們
讓我可以在床上賴一會
完成後的乾燥花飾佈置在家
每隔一段時間更新
趁機整理家務
完成喜歡的家的樣子
也有充分的理由捻花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