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國家兩廳院』參觀
多麼令人興奮期待的時刻
『生活藝術領域』教師研習
半天的參訪行程
有這難得的機會
不顧假日是親子時間 馬上報名
專人詳盡導覽 走入表演後台
揭開『兩廳院』的神秘面紗 一窺究竟
@宮廷水晶燈
星期六上午 在『國家戲劇院』一號門報到
專人介紹兩廳院建築的歷史
逐步引領到『國家戲劇院』二樓
兩廳院六個出入口 有不同的作用
一號與四號門靠外圍馬路 二號與六號門臨廣場
三號門供演出人員使用 五號門只開放給中外國家正副元首
中正紀念園區的設計師是『楊卓成』
圓山大飯店、士林官邸、慈湖陵寢都出自他的手筆
園區仿效北方庭園 宮殿建築造型
進入二樓 最光彩奪目的
就是頭頂上的水晶燈
貴氣的施華洛世奇水晶 展現兩廳院國家級的氣派
華麗的中式宮燈造型
垂吊中國結裝飾 與戲劇院的表演屬性相呼應
國家戲劇院的建築外觀 類似北京故宮太和殿
室內空間規劃 也是濃濃的中國風
巨型吊燈 增添表演場域的華麗氣息
兩廳院的二樓迴廊是學生喜歡的練舞場地
內外兩道玻璃門 可以阻絕50分貝音量
在裡頭參觀 完全聽不見外頭喧鬧的音樂
水晶燈的保養 要利用電動升降梯
載人上去慢慢擦拭
兩廳院的大理石地板
三十年的歲月 依舊光亮
水晶燈影與往來參觀的學員 映照得一清二楚
『國家音樂廳』的水晶燈 造型較間單
少了戲劇院的中國結流蘇
@The Butterfly Dance植生牆
戲劇院大廳的『蘭花圓舞曲』植生牆
是參訪前就很期待的建築特色
法國Patrick Blanc 設計
以台灣原生蘭花為主題 搭配鐵線蕨
展現建築新工法『垂直花園』(vertical garden)
立面的植栽 讓水泥牆面展現生命力
鋼筋水泥的堆砌裡 醞釀更多綠意的可能
兩層樓高的牆面 聞得到植物的清新芳香
讓觀眾更加放鬆的欣賞藝術
室內的光源 只能由水晶燈與局部燈飾提供
光照不足的情況下 適合種植蕨類植物
仔細觀察植生牆 植物根部用毛氈包覆
具有吸水、導水與含水特性的毛氈
裡頭暗藏管線 慢慢的讓水滲透到植栽根系
音樂廳的植生牆 安排耐陰的景觀植物
適應環境良好 生長得頗茂密
澆水系統正在運行 葉片上有水珠
也聽得到微微的水流聲
@尊爵絨布座椅
戲劇院與音樂廳的座椅 大紅的絨質表布
觀眾席裡 整齊壯觀的觀眾座席 好震撼
之前看表演 觀眾都已入座
參觀時空蕩蕩的觀眾席 更顯坐席的尊貴
內部由德荷劇場設計團隊規劃 三十年前的建造水準
沒有精密的電腦演算科技 手工技術相當精緻
現場組裝施工由榮工處負責
為了要讓國際設計包商 一次驗收完成
國內團隊精準安排座椅配置 不容絲毫誤差
座位席像是衛兵隊伍 整齊劃一
『國家戲劇院』的座位 『鞋盒式』(shoe box)長條型
沒有縱向走道 只能從兩邊入座
平時戲劇院休館時
會降下防火幕屏風 開演前才是紅色布幕
屏風上頭的『日月光華』 是畫家顧重光、劉平衡等合力完成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敦煌飛天壁畫等神話故事
一張椅子在三十年前 就要價兩萬元台幣
兩廳院總造價高達七十四億
每一個座椅具備一個人的吸音量
無論觀眾多寡
每一場的演出 都能有穩定的音量
演出品質不受影響
從任何角度位置望向觀眾席
座位間隙的線條都筆直
仿佛是電腦複製貼上的
魔幻般的無限座位似假還真
一到四樓共有1522席
從舞台望向座席與整個戲劇院
富麗高貴的氣息 國際級的表演場所
音樂廳的座位與戲劇院略有不同
中間走道將位置區分三個區域
每個座位下有冷氣出口
空調向上傳導到天花板水晶燈而後被抽走
工作人員笑說 這裡的冷氣是給機器設備吹的
@國家戲劇院
一般觀眾少有機會欣賞到戲劇院
日月光華屏風與舞臺後方的準備空間
參觀當天有團體即將開演
很幸運能深入後台
聽舞臺總監詳盡介紹
國家戲劇院的舞台是『鏡框式劇場』
一年五十二週 有四十八個節目場次
戲劇院觀眾席的上方
也有一座大水晶燈
這盞水晶燈能夠電動操控升降
方便保養擦拭
戲劇院內點亮照明 華麗的飾板
身處歐洲表演廳的感覺
戲劇院的密秘機關不少
最前排的位置是可升降的樂池
活動式的觀眾席 調整後夠容納一整個演奏樂團
當天下午是『中國國家京劇院』的演出
表演布幕都已準備妥當
開館使用至今的地毯 狀況良好
不少表演劇團特別喜愛
舞台的地板是奧勒岡杉木的軟質地板
以木釘釘著道具 取下木釘後木板還可以自動密合
表演舞臺上方的吊臂
與無數盞投射燈
吊臂用的拉杆
京劇表演的道具
舞臺旁邊的各種道具
讓我們看得目不暇給
導覽員帶我們轉向到後台準備室
看到戲服、配件、帽飾、鞋襪……
大夥像劉姥姥逛大觀園
開了眼界 興奮地想大聲尖叫
老生的假鬍子也好有趣味
參觀完戲劇院 前往音樂廳
全數學員進入可以運送鋼琴的大電梯
能夠載重數百公斤 雙層鋼門結構
二三十位學員 沒有超重鈴響的尷尬場面
搭乘這款大電梯也讓大家好開心
@國家音樂廳
『國家音樂廳』的空間佈置
與戲劇院相較 較為典雅簡單
音樂廳天花板的棋盤式水晶燈
整體空間設計較簡潔
學員們專心聆聽解說
兩廳院空間是一個很棒的音箱
在舞臺上即使沒有麥克風
也能讓所有觀眾清楚聽見
不過兩廳院的聲音傳遞與反射不同
音樂廳的音量傳導需要2秒以上反射 讓聲音有共鳴
戲劇院需要1.4秒 讓觀眾聽得清楚演員台詞
原本期待能見到音樂廳的管風琴
可惜舞臺已經準備好供表演使用
2014年4月7日正式更名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包含台中『國家歌劇院』與高雄『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
北中南多元的表演藝術空間 展現台灣文化藝術之美
能欣賞國際水準的表演 補充精神上的能量
當我們站上舞臺
看到整個觀眾席與劇院
揣想表演者在這國際級的場地
表演必定更起勁
深入參訪兩廳院的表演空間
加上專業的導覽 讓我們滿載而歸
套用海尼根啤酒廣告
當劇院打開大門時
興奮之情如同男生看到滿冰櫃的啤酒
我心裡一再發出尖叫
@延伸閱讀
1.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02-3393-9888(09:00~20:00)
2. 痞客邦相簿/Artistic @ 國家兩廳院{台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