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教職 陪伴處理班級裡大大小小的事
三年中 學生最期待的 除了領畢業證書
莫過於『畢業旅行』
幾屆陪著學生參與畢旅
心境不同 感受也不同
每個人的『高中畢旅』就只一次
做為旅途上的陪伴者 待在學生身邊
隨著旅程 記錄三天的點滴
搭乘遊覽車 看到的國道風景異於平時
無法從空中俯視這塊土地
離地僅數公尺 高速公路上『看見台灣』
也是很美的~
@遊覽車上的風景
不太習慣在車上睡覺
多數乘車時間 都會看著窗外
在自小客車上見到的國道風光比遊覽車遜色許多
遊覽車的高度 與大片玻璃窗
讓視野更加廣闊
一路下來 熟悉又陌生的台灣
許多地方令人驚豔
六月的天氣不穩定
大雨特報 灰濛濛的天空一路相隨
相機沒有GPS定位功能 遊覽車開到哪裡
在何處按下快門 早就忘了
只能憑著照片裡的地貌 判斷大概
六月中的台灣
中部的稻田還綠油油一片
遊覽車往南開 南部稻作已經收割
北部土地 種的是大樓與廠房
離開人口密集的區域 有稻田、蔬果
到了南部 看到香蕉、鳳梨、荔枝等熱帶水果
小小的台灣 景色的變異也很大
沒有太多人為設施的土地 看了就舒服
只是隔著玻璃 加上陰霾的天候
拍起來還是不夠盡興
整齊的香蕉園
農夫辛苦耕種的整齊作物
墾丁 片刻的藍天白雲
南部的高速公路還有一種常見地景
一畝畝的魚塭 點綴幾棵檳榔樹
這是南台灣的特殊風貌
在遊覽車上 為了捕捉稍縱即逝的風景
時時盯著窗外 高速公路上一定的車速
按下快門的反應時間短 M模式
要快 狠 準
還要克服玻璃反光的問題
影像要清晰成功不容易
恆春往『小墾丁渡假村』的路上
厚重的烏雲 讓很High的學生心情有點七上八下
這片遼闊土地 看了還是心曠神怡
早晨往鵝鑾鼻燈塔 途經『墾丁大草原』
若不是在團體旅行途中
一定要慢慢開 或停下車來
親近這片美麗草原
在車上 體驗台灣的經濟民生
恬雅比不上普羅旺斯
遼闊也不如美洲大地
身為小小台灣的一份子
對於土地給予的一切 有幾分感動
火龍果園的陰雨天
三天的旅程
七八成時間都遇著苦悶的雨
汁多味美的鳳梨也是台灣的驕傲
遇到一片平坦綠地
也不知道農夫種了什麼
不像北海道富良野的絢爛七彩
淺淺深深的綠油油 是富饒的平原景象
高雄月世界
每分地上種植不同作物
農人的每一方田地 都有收成的滿足
由北到南開下去 再從台灣尾北返
察看拍攝時間 參考影像 約略判斷車行何處
收割完畢 土地是黃色的 休養生息
新穎的道路
田裡的農舍
高壓電線
往南的路上下著雨
北返時 還是下雨
鳳梨田
竹林
聚落
小小的台灣土地
濃縮著不同高低層次與色彩布局
河床
稻田
觀光客追逐台東池上的金城武大道
許多富麗農村的寧靜角落
也等待旅人探訪
大肆開發利用土地的商業考量下
今天的台灣景色 未來會有甚麼變化
常說 我們只有一個台灣
三四百年來 土地的風貌已大有不同
江山無定主 每個人都是過客
如何善待共生永續 是不可忽略的
張素玢教授的新書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歷史人文與土地的交錯 愛台灣或許該從讀書開始
這次的畢業旅行 車程超長
在遊覽車上也能有不少收獲
平時沒有搭遊覽車的旅遊經驗
拿著相機貼緊玻璃 按下快門獵影
太多片刻的美好來不及留下
短暫的往返 我眼所及的美麗印象
沒辦法在齊柏林大師的高空上『看見台灣』
每天幾十萬車次南來北往的日常角度
下次有機會欣賞國道風光時
可別倒頭就睡
@延伸閱讀
1. 痞客邦相簿/Traveling @ 國道風光{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