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參加『設計群科中心』成長研習系列活動
其中半天到淡水參觀兩處古蹟
『淡水文化園區』與『紅毛城』
平日的淡水還是熱鬧滾滾
炎熱的夏天 徒步參訪淡水古蹟
人群不畏三十幾度高溫
也要來感受流浪到淡水的小鎮風情
研習的新發現 『淡水文化園區』
來到淡水別錯過~
@淡水文化園區
若不是因為研習 還不知道淡水有這古蹟建築群
『淡水文化園區』原是『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位在淡水捷運站旁 徒步就可抵達
觀光人潮都往老街走 此處遊客不多
此地舊稱『鼻仔頭』 在淡水河岸
淡水開港後 洋樓、洋行林立
西元1894年(光緒20年)英商范嘉士
與滬尾鼻仔頭的居民紀化三簽約永久租斷土地
設嘉士洋行
經營茶葉、樟腦外銷
1897年與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合作油品生意
百年後 淡水鎮上大多數的洋行、倉庫 已不復見
文化園區裡的倉庫因產權的糾葛被留下來
進而被提報成歷史古蹟
嘉士洋行倉庫於1897年由殼牌公司買下
並增建四座大型磚造倉庫與小型庫房及油槽
舖設可接通淡水線鐵路的鐵道
1944年10月美軍轟炸 油槽起火
火勢之大 歷經三天三夜才被撲滅
從此沒落 轉做備用倉庫
倉庫建於1910-1920年代 儲放潤滑油品
屋架採正同柱桁架
牆體由日治初期的機製磚(S磚)砌築
現作為藝文展演館
不定期舉辦各式展覽、表演活動
殼牌集團於2000年將建築物贈予『淡水文化基金會』
2001年進行整理成為
全台第一座百年古蹟社區大學
2011年與市府簽約
以『淡水文化園區』的風貌重現
文化園區內規劃為
服務中心、露天舞台、展演中心、教學中心、
鐵道區、簡報室(展覽空間)、生態區、咖啡廳
舉辦許多藝文活動展演 免費參觀
園區內多是紅磚倉庫
可看到台灣早期的工業遺跡
S磚為日治大正3年(1914)
英資公司三美路(Samuel & Samuel Company)所生產
英商殼牌運輸貿易公司
買下嘉士洋行做為遠東地區貿易一環
倉庫內堆滿各項油品易燃物
殼牌特別採用防爆窗
文化園區內處處都是歲月痕跡
殼牌公司為了運送油品
園區內建構鐵道運輸系統
連接至淡水線鐵路
鐵道由北面大門進入
設置月台及地磅平台 月台本體也是磚砌
地磅表面作工精細 至今仍保存良好
三十幾位同行教師 聽著詳細的導覽
@淡水小鎮風情
在『淡水文化園區』約參觀一個小時
之後往老街移動
沿淡水河岸欣賞風景
當天的午後陣雨 稍解酷暑
灰濛濛的天 有種蕭瑟感
沒想到台灣也有水上人家
文化園區旁的濕地 架著幾戶高腳屋
昔日有人在此生活
淡水捷運公園在捷運淡水站旁
提供民眾休閒、溜冰等 是自行車道的必經地點
多年沒到淡水捷運站周邊
附近景觀改變不少
淡水老街上商家林立
懷舊與現代店面並陳
有許多淡水著名的傳統美食
我們此行是研習參訪 不是觀光團
只能看著淡水小吃 速速經過
繼續聽專業導覽 介紹著名的馬偕醫館與禮拜堂
禮拜堂仿哥德式尖塔屋頂
樓身是以清水磚砌成 經歷了六十多年的歲月
西元1879年9月落成
加拿大籍的馬偕牧師所建
早期名為『滬尾偕醫館』
是北台灣第一座西醫院 是馬偕紀念醫院前身
馬偕醫館為閩南式傳統建築
門窗卻是西洋式風格
民國七十五年修建時因磚瓦不易取得
以瑞典進口的鋁質浪板翻修替代
並將傳統玻璃更換為彩色繪畫玻璃
@淡水紅毛城
紅毛城古稱『安東尼堡』
最早是1628年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
但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
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建
荷蘭人髮色偏紅 當時人稱『紅毛番』
清雍正二年外牆增建四座城門
現僅留淡水河岸碼頭邊的南門
以石條砌成 上作雉堞
紅毛城經歷了三百多年歷史
見證淡水的變遷 是國家一級古蹟
與文化園區相較
這裏各國觀光客都很多
紅毛城九面旗幟代表著
三百餘年來歷史推進的過程
歷經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英國、日本、
澳大利亞、美國、中華民國的管理或代管
鄭成功重修紅毛城 建築使用廈門運來的紅磚
外觀有圓拱迴廊等十九世紀殖民式建築之特徵
位於領事官邸入口面的立柱
共有十二幅磚雕
VR字母是維多利亞女皇(Victoria Regina)的縮寫
代號為『VR1891』
領事館建於1891年
兩層樓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的洋房
建築材料大部分取自台灣
牆壁為清水紅磚 屋頂是閩南紅瓦
一樓迴廊立面是弧券拱
二樓迴廊立面是半圓拱
迴廊兼具遮陽擋雨的功效
領事館內正舉辦英國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的領導人
『威廉。莫里斯特展』
是學員們參觀紅毛城的重點
展覽中佈置威廉摩里斯經典的
家具、壁紙和花紋布料
藉由情境復舊之方式
家具印花圖樣等擺設
重現大師的生活空間美學
讓人親身體驗19世紀的日常生活
莫里斯主張『純正的藝術』(Honest Art)
排斥機械生產
採自然植物的線條為其美學造形風格
莫里斯主張藝術走進生活
並與技術結合
倡導中世紀的純樸裝飾
從自然中汲取素材
創造大衆理解和接受的設計風格
領事館一樓屋內彩色地磚是爪哇產品
室內皆設有壁爐
保留溫帶地區英國建築空間的特色
地板鋪設彩瓷
幾合拼貼的圖案優美色澤鮮麗
是英國Minton Hollins,&Co高級建料
客廳與餐廳的電動吊扇
是1941年奇異電子生產的 仍舊可以使用
洗衣間及傭人房
領事官邸正面外牆上十二幅磚雕
以英格蘭國花『薔薇』
及蘇格蘭國花『薊花』組合而成的圖案
『錢紋』小石窗 使透空的台基內可以通風
取『大富大貴』的吉祥寓意
迴廊欄杆使用『綠釉花瓶欄杆』
取『平平安安』的吉祥意義
每組設十個花瓶欄杆有『十全十美』的福氣
半日淡水古蹟參訪
認識了新的古蹟園區『淡水文化園區』
就在淡水捷運站外 鬧中取靜
有咖啡廳 可以停下腳步
坐看淡水河岸風光
也是欣賞淡水夕照的好地方
居高的紅毛城園區不小
小時候來過幾次
這回有專業導覽
終於瞭解它的珍貴歷史與建築特色
附近有小白宮、真理大學、淡江中學
也都是著名的歷史古蹟
還有道地的淡水阿給
曾到訪過的『Ancre Cafe 安克黑咖啡』
就在紅毛城的路口對面
賞完古蹟 坐在河岸喝咖啡 看夕照
會是不錯的人文知性之旅
@延伸閱讀
1. 痞客幫網誌/Traveling @ 安克黑咖啡{淡水}
2. 痞客幫相簿/ Traveling @ 淡水文化園區{臺北}
3. 淡水文化園區/新北市淡水區鼻頭街22號,02-2622-1928
4. 紅毛城/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02-2623-1001